close

The Blue Choker.

[努力不一定會成功,成功可能要你的命]

不知道各位在求學過程有沒有聽過所就讀學校的校園傳說,比方校園內的銅像或雕像的眼珠會動、會換姿勢,深夜的集會堂、教室、宿舍房間或廁所傳出哭聲、說話聲等等。在升學主義至上的愛迪生中學有一個關於宿舍420號房鬼學長的校園傳說,然而這所學校真正的校園傳說卻鮮為人知……

以驚悚電影而言,《藍色項圈》扣除結局外的驚悚情節多半發生在可預期的前提下,意即只要氣氛跟環境對了,觀眾會自然而然預期即將有不尋常的事情發生,相對之下少了點驚嚇感。然而相較於理當作為電影主軸的驚悚情節,我認為更發人深省的反而是愛迪生中學本身所代表的意義。

愛迪生中學極端地呈現在追求升學至上的環境裡各種可能的現象,用成績作為單一價值觀,班級間的競賽不只影響學生也關係到老師的獎金,全校第一名享有特權,拖累全班的最後一名只能被霸淩。父母將孩子送入愛迪生中學只為該校提出保送名校的美好願景,卻忽略孩子是否適合極端環境與教學方式,當一個一個的第一名最後都殊途同歸,是否有人發現只問結果不問過程的後果。

世界上少有完美的體制,而改變體制往往無法一朝一夕而成,在體制未改變以前,要免於體制的壓迫,只能靠改變觀念,記住觀念永遠走在體制的前面。(白話文:因材施教與天生我材必有用)

結局釋疑(含劇情):[請益] 藍色項圈(有雷)

預告:

arrow
arrow

    Ja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